让百姓在供热中感受民生福祉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日期:2023-01-20
“过去烧煤供暖暖气费22.5元一平米,室温能到20度。如今烧天然气30元一平米,室温18度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一居民打12345反映暖气温度低问题。
“是的,国家规定室温18度达标,我们就保你18度。”某供暖部门对居民反应的问题如是答复。
笔者与供暖站工作的朋友聊天,说起今年暖气温度低的事儿,自打区里供暖公司由北京某公司收购后室温就降下来了,经常有居民拨打12345反映情况。于是,就有了上述的对话。
室温达18度确是国家规定,但18度对于身体条件好的年轻人还可以承受,但老年人确实感觉有点冷,特别是冬季是心脑血管病高发季节,室温低对老人的身体极为不利。室温最低18度的规定是死的,但人是活的,以前还有16度的时候呢。规定不是一成不变的,温度低可以往上调啊,不就多费点天然气、电费嘛,为什么不能让老百姓暖暖和和过冬呢?
听了我的建议,朋友苦笑一声,“你说了就管用?区里供暖公司被北京某公司收购后,人家搞成本核算,追求利益最大化。供暖站出水温度45度,回水温度38度,照以前差5、6度,你说居民家里的温度能高吗?我们工作人员接到12345报单,到居民家里测温。我们用的温度计非常灵敏,比普通的家用温度计至少高一度,我们还得向着供暖公司,拿着人家钱呢,不说公司不舍得烧天然气,可着劲从居民自身找原因,不是说暖气罩影响散热了,就是说更换新暖气片管径变细影响了水循环,反正不能挑供暖公司的毛病。”
听了朋友的牢骚,我终于明白了。以前烧煤,暖气费少,室温高;如今烧天然气,暖气费高,温度倒低了。原来如此!
党的二十大提出,“民生保障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供暖牵涉千家万户,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暖气凉,凉的是老百姓的心。煤改气供暖,是改善大气环境,建设绿水青山的重要举措,老百姓拥护政府的政策。如果比以前多花暖气费,但温度能保持以前的温度,老百姓是同情达理的,毕竟空气质量好了。现实情况是是多花了暖气费,温度倒不如以前,岂有此理!
党的二十大提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对此问题,供暖部门应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摒弃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错误思想,良心的行业不能变成逐利的产业,尽快把温度提上来。国家有关部门也应搞搞调研,是否能把供暖最低温度18度适当调高,让老百姓的房子再暖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