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供热抢修技术

1:供热管道,补偿器,快速堵漏只需十几分钟。2:供热堵漏防热水烫伤隔热服7800元每套。 3:供热地下管道腐蚀检测,安全评估,勘查定位。4:进口动力站,让抢修抽水变的更简单安全。5:供热管道快速查漏,用专业查漏仪器降低失水率。6:快速调节二网水力平衡,让末端用户热起来。 联系人:胡经理13998240143

沈阳蓝星水处理制剂厂
2025/8/28 9:12:36

联系我们

供热 联系三北供热网 

联系电话:13909888004 杨先生

手机:13998240143  胡女士

地址:沈阳市大东区东北大马路358号国瑞汽配城20栋31门

E-mail:818778@qq.com

最新动态

“暖龙”来临 幸福“升温”——国能费县热源长输供热管网工程……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日期:2024-01-12

——这是落实绿色低碳优能战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探索

  ——这是我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重点民生工程

  ——这也是我市有史以来投资最大、路径最长的跨县域长输供热项目

  琅琊新闻网讯1月9日,由临沂新城热力集团投资建设、全长45.4公里的国能费县热源长输供热管网工程并网运行全线贯通,我市供暖工作又翻开崭新的一页。本条管网预计可向临沂北部城区提供最大供热能力约3000万平方米,解决北城城区集中供热热源掣肘难题。汩汩水流流进管道,更是将暖流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新城热力国能费县热源长输供热管网能源站施工现场。

  聚焦民生保供暖

  供暖,一头牵着百姓温暖,一头连着蓝天白云,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住建局、临沂城发集团等主管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临沂新城热力集团坚决扛起国企责任,始终把百姓用暖当作头等大事,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全力保障城市供暖“生命线”,一步一个脚印把供热事业向前推进。

  新城热力采用一网多源供热模式,现由金锣和华能蓝天两家热源单位提供热源。城市发展供热需求持续攀升,特别是在极寒天气下,热源紧缺导致供暖保供工作有时会有些“力不从心”。从根源上弥补热源缺口,始终是新城热力发展面临的难题,也是新城热力孜孜不倦致力攻克的大事、难事、要事。

  “2019年,我们建设了全长23.7公里的金锣东线供热管网,同时在大温差、污水源清洁能源供热等多能互补方面进行了很多积极探索,但始终仅能小范围内发挥热源补充作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面积热源缺口。”新城热力负责人表示,如何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临沂市绿色低碳优能战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工作,解决企业和民生供热保障难题,新城热力集团始终在不断实践探索。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在保障民生上,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与行业先进领域专家多次研讨,到国内第一条长输供热管网实地调研、反复召开项目论证会……在探讨论证费县电厂余热利用的可行性后,新城热力决定采用“大温差长距离供热”技术,实施建设国能费县热源长输供热管网工程。

  “热源供需矛盾日益明显,建设国能费县至北城新区供热长输管线是弥补热源缺口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新城热力集团项目有关负责人说,项目既能够满足北城新区和高铁片区的供热需求,又不增加城区能源消耗,可有效减少当地污染物排放,改善冬季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据了解,项目先后完成可研、立项、环评等50余项建设手续审核报批,沿线累计清障49个村近3000户,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项目采用的大温差长距离输送供热技术、分布式光纤测温和声波振动监测技术、无补偿电预热安装技术和TSC补口技术等国内行业前沿先进技术,在实现长距离、跨区域输送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管网的安全性。


新城热力国能费县热源长输供热管网。

  攻坚克难显担当

  冬季供暖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暖心工程。

  国能费县电厂位于费县县城西北,是临沂最大的远郊发电厂。国能费县热源长输供热管网工程起点自国家能源费县发电有限公司,沿鲁南高铁向东穿越祊河,途经胡阳镇、方城镇、新西外环、半程镇等,最终与金锣电厂原管网对接,管线全长45.4公里,沿途建设1处中继泵站、1处能源站。其中,祊河地质结构复杂,多溶洞、高压富水、断裂层、硬质岩石等,河水补给强,透水风险很高,该隧道区间在整个费县供热管网工程中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给施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那暖气管道该怎么从祊河底穿过?又是如何从错综复杂的地下环境中寻找“出路”的?新城热力国能费县热源长输管网工程建设者们自有妙招。

  “若采用传统的供热管道打桩架空式,不仅在生态保护方面存在缺陷,而且影响着防洪和正常通航。因此,经多方研究论证,我们决定采用盾构加套管法施工下穿祊河,不仅对周边环境影响小,而且更利于生态保护。”新城热力国能费县热源长输供热管网工程盾构穿越祊河工程项目经理告诉记者,“隧道全长645米,采用双洞双管设计,盾构隧道内径为3.08米。”

  这也是山东省首次采用泥水盾构下穿河流中埋深最大、地层最硬、地质最为复杂的盾构工程。

  “通俗来讲,盾构法就像鼹鼠打地洞一样不断掘进。由于盾构最大埋深24米,加上地质结构复杂,给施工带来巨大挑战。”有着多年隧道施工经验的项目施工代表介绍。

  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需长距离穿越祊河河床底部的中分化石灰岩、破碎带、溶洞群及上软下硬的复合地层等不良复杂地质。隧道与祊河河底贯通,最浅埋深仅为1.2米,溶洞裂隙发育高压富水,透水量大、水头高,盾构机无法正常环流,掘进中机体又易造成卡盾、偏移等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加密沿线地质补勘,及时分析未掘进岩层岩溶裂隙情况,对富水破碎带、溶洞进行超前注浆加固。同时,根据现有地质环境,联合盾构厂家对掘进中的盾构机进行提升改造,并图形化模拟盾构机掘进姿态,及时调整掘进参数,全天候不间断监测预警,建立‘地上地下’应急联动机制,最大限度地保障盾构施工安全。”国能费县热源长输供热管网工程盾构穿越祊河工程项目有关负责人说。

  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新城热力坚持靠前指挥,为项目建设立下标准,强调要以精益求精的精神,攻坚克难,打造精品工程。为确保项目进度节点,项目部坚持策划先行,厘清重难点,谋定而动,不怠不馁,创新方式,破解难题;厘清目标创新举措,瞄准短板精准发力,铸就项目建设强大引擎。


新城热力国能费县热源长输供热管网盾构穿越祊河盾构施工段。

  精益管理筑精品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为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新城热力国能费县热源长输项目部超前谋划、科学组织、精心安排,成立盾构始发管理小组,在盾构机始发前,多次召开专家会,论证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与隐患,制定了安全高效的盾构机始发计划,合理分工,责任到人。盾构始发后,为确保整体掘进处于可控状态,在掘进过程中,盾构机操作人员严格控制掘进参数,并根据地层做出适应性调整,保证盾构机姿态平稳。同时,注重加强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通过班前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等措施,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了工程快速安全推进。

  工程管线距离长,跨越费县和兰山五个乡镇,沿线施工环境复杂,穿越河流8条,穿越道路20多处,穿越蒸汽、燃气、自来水等管道30多处。工程自开工以来,项目部全体人员战严寒、斗酷暑,抢抓进度,大干快上,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与时间竞速、与工期赛跑,全力以赴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管道在对接中焊花飞溅,挖掘机在轰鸣声中来回作业,建设者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与时间赛跑。整个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效增速、按时完成施工任务,让老百姓温暖过冬?

  “工程中的每一个工序、每一个环节决不能有丝毫疏漏。”国能费县热源长输供热管网工程项目负责同志介绍,“全程埋了约7500根管道,45个阀门井、45个排气井和泄水井,最忙时多达460余人。”

  工期是命令,质量更是关键。为加快施工进度并提高施工质量,去年3月份,新城热力工程指挥部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组织各标段进行了进度及质量大比武。“一个月里,我们完成了管沟开挖12公里,管道安装19公里,充分调动了各标段施工的积极性,为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工程建成后,可有效缓解北城热源不足、供热缺口大等问题,对我市经济建设、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多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心系百姓冷暖,牢记使命职责。临沂新城热力集团将继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笃行,以钢铁之躯守护城市万家温暖,以锐意拼搏树立国企价值典范,用实际行动守护万家灯火,温暖一方百姓,向人民群众交出满意的“温暖”答卷。琅琊新闻网

  临报融媒记者 李萍 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