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起,银川市正式进入2025—2026采暖季,标志着“冬病夏治”工程完成投运。今年,该市锚定“保障全市人民温暖过冬”目标,新建供热管网,改造老旧管网,确保2025—2026年度供热工作平稳、安全、高质量推进。
		
		
			目前,银川市两大热电联产主力热源为国能灵武电厂(包括国能宁夏供热公司及其趸售企业)供热面积约7400万平方米、宁夏电投银川热电厂(包括宁夏电投热力公司及其趸售企业)供热面积约3756万平方米,分散供热的有宁夏西部热电公司等分散燃气锅炉供热约3400万平方米、2家燃煤企业供热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全市现有一级供热管网1228公里、二级供热管网4914公里。
		
		
			银川市坚持问题导向,开展供热前期检查。城市管理部门于8月开始,组建两个督导组深入14家主要供热企业及夏季检修施工作业一线,督促相关单位提前谋划冬季供热工作,完成“源、网、端”全链条隐患排查治理。
		
		
			同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冬病夏治”工程。针对全市新增供热面积约311万平方米,新建供热管道11公里;改造老旧供热管网38公里,改造低效热力站339座;检修养护管网1965公里,检测养护设施5100项。对正丰花园等245万平方米区域老旧庭院管道实施改造,提升终端用户用热体验。
		
		
			为确保供热系统安全稳定,银川市城市管理局提前分析,针对热源产出从电厂输送至用户家中存在必要的长时间热传导升温过程,以及今年气温较往年偏低、群众对提前供热期盼强烈的情况,督促热企较往年提前4天开栓,保障群众取暖需求。针对供热初期易出现爆管事故和“跑冒滴漏”现象,组织供热企业应急抢修队伍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实现突发爆管、泄漏等事故“2小时内响应、处置不过夜”,群众用热问题“24小时内响应、48小时内办结”。
		
		
			银川市持续紧盯供热保障各环节,实现12345热线供热诉求“接诉即办”,开展“访民问暖”专项行动,对老旧小区、“孤岛用户”等薄弱区域优先入户测温,重点保障热量供应。依托智慧市政监管平台,实时追踪国能、电投两家主要供热企业管网升温曲线,确保全网温度达标。(记者
 张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