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至2026年供热季以来,面对复杂多样的供热诉求,在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的统一部署下,郑州市城市公用事业服务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精准发力,通过现场排查、专题调研、专项督导等方式,着力破解已供热小区温度不达标、未供热小区供暖难等问题,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破解小区“体感温度低”难题
针对部分已供热小区居民反映的体感温度较低问题,市城市公用事业服务保障中心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开展排查。在金水区吉祥花园小区2期,经热力公司专业人员详细排查研究,发现供热循环泵需要增加。目前,热力公司已启动泵房升级改造工程,并完成泵机加装工作。
“我们将持续跟踪改造后供热效果,确保改造工作完成后效果良好,切实解决居民冬季采暖难题。”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类似的精准排查和改造工作正在多个小区同步推进,力求通过技术手段提升供热效能。
打通“供暖最后一公里”
针对未供热小区的供暖需求,该中心分类施策、多路并进。一是严把验收关口。在郑东新区智慧城云著小区,该中心工作人员现场处置12345政务投诉。该小区2021年交房至今未供暖,前期由郑汴热力负责验收,2025年郑州热力集团接管后二次验收时,发现设施仍存在安全隐患。该中心明确要求进一步消除隐患,确保设施完全符合“高温高压”运行标准,推动小区供暖问题彻底解决。二是探索新能源供热。该中心会同新能源供热企业前往二七区绿地城一区,开展新能源供热项目可行性调研。调研团队详细考察地理位置、能源环境、现有设施及用户需求,与物业深入交流,为后续项目决策提供依据。“新能源供热是重要补充路径,我们将科学评估其在不同区域的适配性。”调研人员表示。
推动供热企业服务升级
该中心联合高新社会事务中心城市管理部,赴高新热力公司调研供热网络舆情高发情况。调研发现,热源紧张时执行的“先旧小区、后新小区、最后公寓楼”的供应序列是引发舆情的主因。该中心要求热力公司,一是优化供热序列,在保障基本民生的前提下科学调整方案,提高调配公平性;二是加强信息公开,主动说明供热实情与应对进展,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三是完善应急预案,细化应急流程,全力保障供热系统稳定。
“我们将持续跟踪整改落实情况,推动供热服务提质增效。”该中心相关负责人强调。
开展供热管网专项督导
在九冶路供热管网工程施工现场,该中心开展安全生产与污染防治专项督导检查。检查聚焦基坑支护、材料存放、安全防护等关键环节,细致核查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专家论证等资料。
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下发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标准、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到位。“安全生产是底线,我们将持续加大督导力度,确保供热管网建设安全高效推进。”检查人员表示。
市公用事业服务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完善快速响应机制,应对各类供热诉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对供热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切实把暖流送进千家万户,让市民温暖过冬。